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名词解释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就在这时,伯罗奔尼撒人施加了干预。在阿尔基达斯的指挥下,从爱琴海匆匆返航的40艘战舰在基伦尼与13艘战船会合,然后带上作为顾问的伯拉西达,抢在雅典大舰队抵达之前,来到了克基拉。克基拉民主派不顾雅典人的意见,出动了60艘战船迎战敌人,但秩序混乱、纪律性差。伯罗奔尼撒舰队轻松得胜,由于在克基拉的12艘雅典战船阻止他们扩大战果,于是伯罗奔尼撒舰队带着俘获的克基拉船只,返回了大陆。次日,伯拉西达敦促阿尔基达斯趁着克基拉人手足无措、心惊胆战的时候攻打克基拉,但怯懦的海军司令拒绝了,而这一番耽搁是致命的。消息传来,一支60艘战船的雅典舰队在苏克利斯之子欧律墨冬的指挥下,正从琉卡斯岛赶来。伯罗奔尼撒人闻风而逃。

克基拉安全了,于是民主派开始疯狂地报复政敌。在内战中,这种愤怒和仇恨是非常强有力的动机。对政敌的处决很快演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谋杀;为了报私仇和获得金钱,人们互相杀戮;不虔诚和渎神行为已经司空见惯。&ldo;儿子死在父亲手里,人们被从神庙里拖出,然后杀死在神庙附近,有些人被关在狄俄倪索斯神庙里死去。&rdo;(3815)这些恐怖行为给了修昔底德一个机会去描绘战时内乱所引发的恶果,这是他的雄壮史书中最富含忧郁和预言性智慧的章节。

他告诉我们,这些暴行只是个开端,伯罗奔尼撒战争还将引发一系列内战,造成更多的残忍暴行。在某些国家,民主派可以寻求雅典人的帮助来对付他们的敌人,而寡头派则会请求斯巴达人的援助。&ldo;在和平时期,他们没有借口,也没有意愿去寻求雅典或斯巴达的帮助;但既然两个大国在交战,不同城邦内的政治派系如果想要推翻现政权,就可以轻松地寻求两个大国之一的支持。&rdo;(3822)&ldo;由于派系斗争,各城邦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rdo;修昔底德写道,&ldo;只要人性不变,这样丑恶的事情就一直会发生,永远会发生。&rdo;(3822)在和平与繁荣的时期,两个民族、两个国家的行为都很理智,因为物质财富与安全的纽带(它们将文明与残暴野蛮分隔开)还没有被撕裂,人民还没有受困于残酷的自然法则。&ldo;但战争使人们无法轻松地满足日常需求,所以战争是一个凶残的教师,它让人们的秉性根据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rdo;(3822)

对党派忠诚被认为是最高尚的道德,压倒了其他所有伦理,使放弃传统道德观的一切约束变得合理化。狂热的过激行为和背后捅人一刀的想法都同样被认为是值得仰慕的;若是不敢做出这样的恶行,反而会被认作畏敌怯战、破坏自己派系的团结。誓言丧失了含义,变成了奸诈骗人的工具。

派系斗争爆发之后,往往会出现贪婪、野心和争权夺利的恶欲,正是这些东西营造出了恐怖的气氛。尽管每个派系的领导人都动用冠冕堂皇的口号‐‐一派鼓吹&ldo;人民享有政治平等&rdo;,另一派吹嘘&ldo;精英人士的温和统治&rdo;‐‐但各派都是阴谋诡计频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谋杀那些不属于任何派系的人。&ldo;要么是因为中立派不肯加入斗争,要么是他们嫉妒中立派会最终生存下去。&rdo;(3828)随着革命风潮的到来,这种新型邪恶在希腊各国蔓延开来。&ldo;一般来讲,智力较低的人会得胜。他们害怕自己的短处以及对手的聪明才智,为了不在理智的辩论中失败或被机智的对手奇袭,他们大胆地采取行动。而他们的敌人蔑视智力较低的对手,自信能够预料到对方的行动,认为自己只需要动动脑子就能战胜对方,而无须采取行动。&rdo;(3833-4)

尼科斯特拉图斯在克基拉的指挥权后来被移交给雅典将军欧律墨冬。与他的前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律墨冬一连七天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坐视屠杀发生。他显然与克里昂的意见相同,反对温和派路线,因为这种路线似乎既无效力,又鼓励叛乱。欧律墨冬作为指挥官来到克基拉,说明新当选的将军们已经就职,而他在那里的行为说明一种新的精神正在雅典取得进展。

雅典第一次远征西西里岛

这种精神使雅典人在9月派遣了一支20艘战船的远征军,在拉齐斯和卡罗阿德斯的指挥下,前往未被战火触及的西西里岛。西西里岛东部城市伦蒂尼与雅典有着传统同盟关系,当地人抱怨称,岛上的主要城市叙拉古在攻击他们,企图吞并整个西西里岛。战争很快从西西里岛蔓延出去,跨越狭窄的海峡,到了意大利。敌我分野在于部族差异,多利亚人和伯罗奔尼撒人支持叙拉古人,而伊奥尼亚人和雅典人反对叙拉古人。伦蒂尼人眼看就要失败,于是向盟友雅典求援。

雅典人原本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斗争中,为什么还要远征一个遥远且显然与战争的主要战略无关的地方?修昔底德解释称,雅典人的真实目的是&ldo;阻止伯罗奔尼撒半岛从西西里岛进口粮食,也是因为雅典人想初步尝试一下,看能否控制西西里岛事务&rdo;(3864)。

一般认为,煽动此次远征的完全是克里昂及其党羽,即&ldo;激进派&rdo;&ldo;民主派&rdo;或主战派,但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没有证据表明此次远征在雅典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就像前427年年初为了决定米蒂利尼的命运而发生的分歧,或者像前433年决定是否与克基拉结盟而形成的争议那样。远征的指挥官不是欧律墨冬或德摩斯梯尼那样的&ldo;鹰派&rdo;,而是拉齐斯(尼基阿斯的朋友)那样的人。一定很少有人反对发动此次远征。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