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神秘气味 > 第13章 生魂未合两相离(第1页)

第13章 生魂未合两相离(第1页)

张读的《宣室志》,可谓古代神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在这本书里,记载了很多神仙鬼怪狐精、以及佛门休咎故事,为后世的写手提供了无尽的参考。

在这里,讲一个张读笔下的有关魂魄的故事。

现代人对古人讲的魂魄是这样理解的。魂也好魄也好,都是人的精神灵气。不过,在古人的眼里,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协调便是阴阳协调,阴阳协调后便人体康健,缺一不可。人死后,则魂归于天,魄归于地。

前贤孔颖达也曾对魂魄进行过注解:“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道家兴起以后,在《云笈七签》中更直接点出,人有三魂,分别是胎光、爽灵、幽精。据说,胎光是生命之光,成年人胎光失则命死,幼儿胎光失则命危;爽灵为智慧之光,天生痴愚的人,多是爽灵有缺,爽灵有残;幽精为性灵之光,幽精会决定人的喜好。

张读说,武宗会昌年间,时任通州刺史的郑某膝下添了一个女儿。因为郑家一直子嗣不旺,妻子妾室一直没有为郑刺史诞下一子半女。这个女儿出生以后,郑刺史对她甚是怜爱,公务之余,郑刺史的心思全部在女儿的身上。

因为得子不易,襁褓的时候,看到女儿能够伸手扯着自己的胡子,郑刺史都是呵呵大笑,有时,同僚们前来拜会的时候还有碰见郑刺史俯下身子给女儿当马骑。相熟的同僚有时笑话他是女儿奴,但郑刺史却丝毫不在意。

女儿的牙牙学语,郑刺史都会在第一时间明白女儿的意思。可以说,只要女儿用手指指月亮的话,郑刺史都恨不得自己能长出翅膀飞到天上把月亮给摘下来送给女儿玩耍,的确是捧在手心怕融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郑刺史的眉头却越来越皱了起来。

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从郑刺史在老婆手上接过女儿开始,郑刺史发现自己的女儿反应比别人家的孩子要慢上个半拍,不够机灵。

而且,眼见虽说女儿有个五六岁了,但一直磕磕碰碰的,不是今天这里不舒服,就是明天那里不舒服。非要总结的话,就是这个五六岁的女儿还没有别人家两三岁的小孩灵智齐全。

为此,郑刺史不惜花了重金到处寻医问药,远近有名的医生,郑刺史是求了个遍,但郎中们到郑家一看以后,都觉得爱莫能助。包括后来郑刺史回京述职,抽空的时候拜会了京城里专门的儿科医生。在听郑刺史的讲述之后,医生们也都觉得束手无策,认为郑氏女可能是天生灵智不全。

在女儿出生之前,对于拜神问佛这一套,郑刺史原本也是不太相信的,尤其是会昌五年,朝廷还下诏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发展。

可自家女儿的这一曲,却让郑刺史没了办法,从京城回通州的路上,郑刺史就有了请教道人的想法。特别是他把京城里的医生给出的结论对老婆一说后,看着女儿混混沌沌的样子,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很巧的是,当时在通州就有一位姓王的道士,会符咒有道术,禳灾祈福样样拿手,很得大家的信任。

于是,郑刺史就专门上门去请王道士,让他给自己女儿瞧瞧是怎么回事。

虽说大家都知道郑刺史不喜欢和道观佛们打交道,但等郑刺史真正上了门,不管是道士还是和尚都很看重这件事,毕竟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何况,头顶上还插在朝廷发给的野鸡毛。

听了郑刺史的请求后,王道士也不推辞,立马随着郑刺史到了郑家。

在郑刺史的书房,王道士仔细观察了一下郑刺史的女儿。等郑刺史的夫人带着小姑娘离开以后。

王道士很正式了给郑刺史作了一个揖,然后和郑刺史说,恭喜大人,福泽深厚。您的女儿不是他们说的天生灵智不全,而是她的魂魄还有一魂没有归位,等那一魂归位了,姑娘就好了。

郑刺史很是诧异。按王道士的说法,自己的女儿还有一魂没有归位,所以现在还有些混混沌沌的,但这又和福泽深厚扯得上什么关系呢。于是,就问王道士是怎么回事。

王道士说,在某地卸任的某县令,是你家姑娘的前生。本来应该在八十岁的时候就应该去世了。但因为他为官清正,善待治下百姓,向朝廷告老辞官以后,在老家又修桥补路,平生为善,冥府又给他延寿一纪。现在已经快九十二了。等他死之后,你家姑娘就会好了。

至于为什么说福泽深厚,能够被冥府延寿的人投生到你家,你想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谢过王道士以后,郑刺史赶紧派家里抵实的人到王道士说的地方去打探消息。还真的和王道士说的一样。这位辞官归隐的县令在八十岁的时候突然死去,但过了一天之后又活过来了,问下年纪,今年正好九十二岁。

听到家里下人的回禀。郑刺史不觉松了口气,心里盼着王道士说的结论。

过了个把月后,某天下班回来,刚进门,郑刺史就听见一声脆生生的“爹爹”,可把郑刺史吓得一个激灵。转头看看自家的姑娘,已与往日判若两人,光一双眼睛都是灵气十足。

等父女俩玩起游戏来,郑刺史发现,以前女儿笨手笨脚的行为全都没有了,郑刺史那个乐得,用文字和词藻都无法比拟。

第二天,郑刺史又让下人去打探一下,就在女儿脆生生叫自己爹爹的昨天,那个九十二岁的老县令无疾而终。

看来,王道士说的是真的。自此以后,郑刺史对道家的典籍有了兴趣,经常请王道士给自己讲述道家的经典,譬如用“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通州百姓的好评。

《云笈七签》说,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世间如果真的有魂魄的话,“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应该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英魂英魄。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