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星月伴归途 > 第85章 大魏余辉(第1页)

第85章 大魏余辉(第1页)

就在展光风与施家姐妹分别的几乎同一时刻,被展光风寄予厚望的施风雷正带着从对峰山上撤离的弟子们到达了前魏的大本营:云州的华缅边境,六莫镇。

在地球明史上,世人都知道东北的后金持续地南侵不断消耗大明的国力,是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其实,西南的缅族人建立的东吁王朝对大明西南边境的持续骚扰】放血也是一个助推大明灭亡的极为重要因素。既然是架空文,本书不对大明历史做太深入的介绍。

在本书中,自孙世民一统天下后,鉴于云州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大吴沿用了前魏的民族自治政策,采用了“内外分野”的策略。

所谓内外分野就是对内置府,外设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和陇川宣抚司三大宣抚司,及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和老挝宣慰司等六大宣慰司,统称为三宣六慰。

大吴以这些宣慰司为为藩蔽,让各大小少数民族以吐司为单位实行内政高度自治,期初受到土司的普遍欢迎。但是,由于大吴处于休养生息阶段,朝廷对云州鞭长莫及,十年过去后,此前设立的三宣六慰相互间矛盾时有激发,一些实力较强的宣慰司开始事实独立并通过兼并战争走强。其中以莽瑞体、莽应龙统一缅甸后,建立的西吁王朝,成为西南半岛的最强势力。

六莫镇华缅边境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地理位置非常特别,很偏僻,估计连西吁王朝都不知道自己的治下有这么一个城镇存在。

小镇所在的地方是被群山环绕的一块高原,由于地势较其他山麓高,所以虽然是一块较平缓的平地,但依然人迹罕至,来往华缅的商队脑子抽了才会爬上这一块地方。若还有人看上这块地方,喜欢上这里的话,那么这些人一般是山匪居多。

十年前,这里的确是被一些山匪盘踞着,但后来这些山匪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一大群人攻击了,攻击他们的人明显不是其他山匪,因为那些人明显比一般的山匪要纪律严明,歼灭他们时显示出较高的战术素养。这些人明显是军队。

的确,他们是军队,准确来说是大魏最后的家底。

虽然魏末帝荒淫无道,但是大魏立国两百多年,朝中的脊梁依然还在。都督施风雷是一个,户部员外郎陈子龙是另一个。

在都城城破的危难之际,皇帝斩杀部分女儿后,到煤山上吊。

是陈子龙站了出来,他率领亲信冲进皇宫,与当时的太子曹慈炯一起易容混进逃难的百姓中,逃出了皇城。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太子是魏末帝的三儿子,因为魏末帝长子曹慈烺投靠睦州,很不幸被郑三桂背刺;而魏末帝的二皇子夭折,因此一直吊儿郎当本想以后做个太平王爷的三太子曹慈炯临危受命赐封为太子。

也许是上天也被陈子龙的忠勇感动,不忍心大魏的余辉就此熄灭,陈子龙逃出皇城后,居然天见可怜让他们碰上了刺杀失败的曹由栩、施风雷等人,后来更碰上了福王曹由校、蒋集谋等部。

人才集中了,那么计策很快制定出来。大魏残余们根据天下形势,最终选择了当时土司林立,朝廷治理力度较弱的云州。他们一路朝西南逃跑,沿途不断有依然忠于大魏的忠良及军队加入,当他们到达云州时,居然凑拼出一支三万多的队伍。那时,大吴也发现他们的存在,分兵来追。

危急之际,又是陈子龙当机立断,将三万人的队伍打散成十支,化整为零,冲入了茫茫的大山中。

陈子龙那一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沿着各土司管辖的薄弱环节,付出了伤亡四成的非战斗损员代价后,辗转到达了六莫高地,陈子龙一看地势就喜欢了,马上下达绞杀盘踞在高地的土匪的命令。

当成功取下高地后,站在山顶上的陈子龙真的是越看越喜欢。这里居高临下,可俯瞰数十里的情况,易守难攻。而且这个地方属于华缅的交界偏缅族人控制处。大吴若要讨伐,有三大问题需要克服:一是需借道沿线的土司,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无疑会引起各土司的不安;二是,吴国大军同样需要翻山越岭,这样一来伤亡肯定不少,非战损员不会比自己要好;三是,这样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到缅族人的边境,无疑会引起缅族的警惕,鉴于大吴那时刚立国,孙世民肯定不会如此冒险。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