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天玄令的有那些 > 第59章 张士诚的治国方针(第1页)

第59章 张士诚的治国方针(第1页)

当张士诚定都苏州之后,他展现出了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注目的行事风格。

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对百姓造成过多的滋扰和影响,他不辞辛劳地四处寻觅那些闲置无人居住的房屋。

最终,承天寺被他选中,成为了他的王宫所在。当他踏入承天寺时,那令人震撼的场景至今仍能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他毫不犹豫地令人砸毁了寺中那威严庄重的佛像,随后竟毫无顾忌地直接盘腿坐在大殿中原本属于佛像的莲花宝座之上,甚至还肆意地在梁上射出了三支箭,仿佛以此作为一种特殊的标识,向世人宣告着他的主权。

与此同时,在那段特定的时期里,元朝的军队内部正由于各种激烈的争斗而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根本无暇顾及南方各路风起云涌的起义军。

也正因如此,各路起义军迎来了一段相对较为和平稳定的时期。张士诚似乎产生了一种大局已定的错觉,开始在苏州大张旗鼓地设立了省、院、六部、百司等一系列庞大的行政机构,轰轰烈烈地掀起了真正治理国家的宏大序幕。

然而,张士诚砸坏佛像并坐上莲台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真神的一种亵渎和蔑视,这自然是为人界与天道所不容的。

即便他有着爱民如子的一面,但这也无济于事,最终他还是败给了朱元璋,这或许真的乃是天道所归。

朱元璋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他本身就曾做过和尚,侍奉过神灵,并且在建国之后对佛教极为尊崇。这才是一个能做皇帝的人应有的姿态和作为。

所以,对于那些心怀称帝之志的人来说,或许你可以不信神拜佛,但绝对不能对他们加以蔑视,更不能如张士诚这般去亵渎神灵。

至此,那个象征着广大下层盐民根本利益的大周政权已然巍峨矗立。

盐民出身而后沦落为私盐贩子的张士诚,曾亲身经历过下层百姓生活的无尽艰辛与困苦。因而,在他开始执政的那段岁月里,他的内心极其渴望能够彻底革除元朝遗留下来的种种沉重积弊,全力以赴地去构建一个人人平等、充满希望的理想社会。

然而,问题却如一座沉重的山峰横亘在前,那便是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去达成这一宏伟目标呢?

张士诚,这个曾经的私盐贩子,他又哪里能够真正搞得清楚其中的复杂门道呢?他手下的那些官员,大多也有着与他相似的过往经历,对于如何去有效地治理国家,自然是如坠云雾,茫然不知所措。最终,他们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那位智多星般的丞相李行素。

李行素经过对当时政治、经济以及教育等诸多繁杂情况的深入剖析与洞察,犹如一位智慧的织锦大师,为张士诚精心编织出了八条治国的大政方针。

第一条便是那关乎土地国有的重大政策。

遥想在元朝末年,土地兼并的现象如同一场可怕的瘟疫,蔓延至极且极为严重。江南地区的农民们,除了要无奈地向官府缴纳各式各样繁杂的赋税之外,每年还要向那些贪婪的田主缴纳额外的附加粮和精美丝绸,甚至还要代替田主去服那沉重的徭役。

在蒙汉地主的层层盘剥与压榨之下,下层百姓们的生活愈发艰难贫困,窘迫不堪的景象令人痛心疾首。

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难题,首先,坚决不承认前朝强行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那些如枷锁般的苛捐杂税,果断取消了农民们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赋税,并将当年已缴纳的四成赋税慷慨地返还给农民。

其次,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战争对农民的冲击与影响,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而这部分所需的钱财当然需要有人来承担,那便是通过对富户的钱财进行打劫并充公来解决这一难题。

再次,毅然采取打土豪分田地的大胆策略,毫不留情地收缴大地主的土地,然后公平地分发给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去辛勤耕种,农民们种地只需按规定缴纳田税即可。最后,强制将地主和富户多余的粮食和衣物等珍贵物资公平地分发给那些贫民和老年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关怀。

第二条是对私营经济的大力鼓励与推动,尤其是对养蚕业的全力支持。

首先颁布了那掷地有声的《州县务农桑令》。

诏令中明确指出:“元氏之乱犹如汹涌的洪水,致使百姓生活困苦,这岂是仅仅因为君主的不仁啊!实在是那些为官者,不能宣扬仁德之意,反而肆意妄立各种不合理的科条,心中所想的只是肥己之家,全然不顾百姓的疾苦。百姓们求生之路被堵,秉持道义却又无法实现,最终导致天下崩解。”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