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历史的阴影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秦国有着依靠外来人才而富国强兵的传统,商鞅是卫国人,张仪是魏国人,李斯则是楚国人。

楚国和秦国正相反。&ldo;楚材晋用&rdo;之说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典出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五四七年),蔡国的公孙归生和楚国的令尹(相国)子木的一段对话。归生(即子声)那一年参加中原各国调停楚国、晋国之争的国际斡旋活动,从晋国回来后,直接去了楚国。令尹子木招待他,闲聊时问了一句:&ldo;晋大夫与楚孰贤?&rdo;意思是据你观察,晋国的那些大夫和楚国的大夫比,哪一国的贤能更多?

归生的回答是:&ldo;晋卿不如楚。&rdo;这是给楚国令尹戴一顶高帽。&ldo;卿&rdo;是高于&ldo;大夫&rdo;的官员,一般指相国、司马、司徒这种顶级官员,而且在春秋时期,卿往往是世袭的。子木听这话自然高兴。谁知道归生话锋一转:&ldo;其(晋国)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rdo;这段话告诉子木,晋国大夫那个级别(有点像一个公司的中层干部,是关系企业兴衰的骨干阶层)则多是贤能之士,几乎都可以当卿这类高官。但如南方产的杞树、梓树和皮革,多是楚国输送过去的。

子木听这话后,很尴尬,不甘心地问了一句:&ldo;夫独无族、姻乎?&rdo;意思是说晋国这些贤大夫中难道就没有国君宗室和姻亲么?

归生回答说:&ldo;虽有,而楚材实多。&rdo;一点也不给子木的面子。这人才资敌,让当国的令尹子木情何以堪。然后归生说了一大段话分析&ldo;楚材晋用&rdo;的原因: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

这段话的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赏赐不乱刑法不滥。赏赐太乱恐怕赏赐到坏人;而刑罚太滥恐怕会伤及好人。如果不幸事情做过分了,宁可乱赏而不能滥刑。与其伤及到善良的人,不如让奸邪的人得到赏赐。此番话包涵古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现代社会的法治原则相近。即宁纵勿枉,宁可让坏人得到好处,也不能让好人被冤枉,这和专制社会&ldo;宁愿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rdo;的刑法原则完全相反。

接着,归生举了一系列因&ldo;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rdo;的例子。比如:比如文公十年的子仪之乱,析公逃到晋国。在楚、晋两国的绕角之战中,晋军扛不住了,准备退兵逃走,析公说:楚国军队轻佻而不坚韧,如果多擂鼓壮威,晚上合兵夜袭,楚国军队肯定会溃逃。晋国听从其建议,果然。宣公十年楚国有若敖之乱,伯贲的儿子贲皇逃到晋国,晋国国君将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部)赏赐给他。鄢陵之战时,楚国大军气势汹汹,在晋军面前布阵,晋国一看对方强大又准备退兵。贲皇说:楚军的精锐在中军,王族子弟在这里面。若坚壁清野,让栾书、士燮佯败引诱其进攻,让荀偃、郤锜兄弟进攻对方子重、子辛的左军,我军剩下的部队集中力量攻击楚军中军的王族,楚军必败。结果是&ldo;晋人从之,楚师大败&rdo;。

归生对子木费这么多口舌,乃是有所图,他想帮他一个朋友的忙。他和楚国大夫伍举‐‐即伍子胥的爷爷,是好朋友,伍举娶了申公的女儿,申公叛逃,有人向朝廷进谗言,说是伍举护送老丈人叛国。伍举害怕被惩罚连夜逃往晋国,在经过郑国时和正往晋国出使的归生相遇,两位好友吃完饭后,归生说:你先避避风头,我会想办法让你平安回到楚国。

于是,归生就对楚国令尹说了这么一番话后,回到正题:说贵国的申公因获罪而逃,有谣言说他女婿伍举帮助他叛国,伍举害怕跑到晋国了,其实他一直对祖国很忠诚,常常南望说:我什么时候能回去呢?晋国准备给他一个县的封邑,像对本国上大夫叔向那样对待他。如果他真的归依晋国当了&ldo;楚奸&rdo;,那是楚国的大患呀!

子木听到后害怕了,于是劝谏楚王,让伍举回来,官爵封地如旧。

可有谁知道,楚国总是不能吸取教训,若干年后,国君听信谗言将伍子胥的父兄迫害致死,伍子胥逃亡。这次不是像他的祖父那样逃到晋国,而是向东逃奔到吴国,最后当了&ldo;带路党&rdo;,引来吴国军队攻占了郢都。伍氏精英,到底免不了为他国所用的宿命。

春秋战国时列国竞争,其实最重要的是人才竞争。楚国有那样好的自然条件,地大物博,人才众多。然政治腐败,精英外逃,最终免不了被秦国吞并的命运。

一个县令引发的审判权之争

一九九六年的秋天,刚成家的我无处栖身,所供职的单位给了一间平房暂住。

那间平房在北京市东城区大兴胡同的一个很大的院落里。坐北朝南的大院,斑驳的木门以及门楼上稀疏的杂草,可看出这个院子的古老和曾经的辉煌。大院分前、中、后与东四个小院,当年的影壁拆除了,盖了房子。我住在东院,大概因为住的多是机关单位的人,私搭乱建还不算离谱,基本格局还在。只是每家在房子前面扩出五六平米盖厨房,我住的房子也不例外。院里三棵合抱粗的国槐,秋风起,叶落满地。

我住进去后,对这条胡同的历史做了一番了解。明清两代北京城分属两个县,以鼓楼延伸的中轴线为界,东属大兴县(今日大兴区仍在,但已经是五环外的郊区了),西属宛平,所以有&ldo;皇帝坐在金銮殿上,左脚踩大兴,右脚踏宛平&rdo;之说。应当说,明清的行政层级和区划是相当规范的,无论京城、省城还是府城,必定归属于某县,全国除了少数省直隶州和府隶州外,朝廷派命官的最低行政层级就是县。不像现在,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混搭一起,而一市之内还有地级区、县级区以及县级街道办之区别。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