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陕北民歌艺术研究 > 第24章(第2页)

第24章(第2页)

陕北革命成了功,

走你们山西太原城。

——《打开清涧城》

好了,以此一斑,足可见其全豹了。那旺盛的斗志、雄壮的气势、振奋的精神融会一气,使陕北革命历史民歌具有了一种浑厚逼人的气质感和昂扬的情调感,这是一种力量、一种希望的显示,一种决心的显示。如一首信天游:

松树不怕狂风刮,

共产党员不怕杀;

钢刀架在脖子上,

还把白匪大声骂。

说到底,这种气质,这种情调,是时代精神的艺术再现,是生活情调的艺术再现,就连反映男女爱情的情歌也无不具有这些风格特点。请看《哥哥当兵钢枪》:风刮那树叶沙啦啦响,

我的那哥哥钢枪,

起钢枪多威风,

哼呀么扔把那,

扔哎得得吊呀么,

骑上个马儿要赶路程。

多么抒情!这个情又抒得多么昂然轻松!莫说唱,仅念一遍也会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陕北革命历史民歌的这些风格特点反映在多种类型的歌子之中,就连一些劳动号子也不例外。如安塞县的《石硪号子》:

半夜来叫门,(哎咳哟)

问你是哪部分,(哎咳哟)

只说是老刘的人,(哎咳哟)

赶快请进门。(哎咳哟)

……

《打夯号子》:

八路军呀哟哟,

不怕难呀哟哟!

赤脚片子哟哟,

打裹缠呀哟哟!

一天两顿哟哟,

小米饭呀哟哟!

决心消灭哟哟,

胡宗南呀哟哟!

文艺必须尊重生活的真实,作者的主观意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生活这个客观存在,这是唯物主义对文艺的基本要求,陕北民歌已经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这一点。作品的形成,固然包含有作者的主观因素,但这个“主观”应当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生活的真实通过作者的主观作用在文艺中反映出来,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以上所谈的气质感和情调感两大特点,是陕北革命历史民歌艺术风格上的主要特点。其他方面,如语言上对传统民歌语言特点的继承和发展,就十分显见。如那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传统民歌中下句是“远路的朋友徒枉然”,抒发了男女思念之情,上下句的结合是有机的,十分贴切;在革命历史民歌中,下句是“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这样一来,上句的比兴渲染出了革命斗争那浩大雄壮的声势,产生了新的意境。另如比喻男女恩爱之情的“红豆角角熬南瓜”,用进革命历史民歌中,下句成了“革命成功了再回家”,其意味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围:用上句反比下句,一面是夫妻恩爱,一面是革命事业;革命固然重要,但夫妻分离也确是苦情,两者合为一体,便形成了感情的矛盾——陕北妇女宁愿“活守寡”,而踊跃送丈夫参加革命,告诉他“革命成功了再回家”,她们那崇高的精神思想境界被揭示得多么充分!——上句比兴有力地陪衬了下句的实意。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陕北革命历史民歌中一些歌子,特别是一些专业作者创作的歌子,其语言太“文人气”了,全然不是陕北人民的口头语言,与陕北民歌语言上的传统风格差之千里。诸如“乐无边”,“多贡献”,“笑盈盈”,“胆战心寒”,“询查”,“类型”,“懈怠”之类的词句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如雪光”,“昼夜”,“杀敌不顾生”,“统统翻了身”这些在当时的陕北民间绝对不会出现的词句。题为民歌,却并非“民语”。因此,严格地说不应将它们算作民歌。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