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黄金年代余烬寻踪 > 第 7 章 庙会(第1页)

第 7 章 庙会(第1页)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盂兰盆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这里面还有个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做目连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吃,却屡屡送不成功。目连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

之后,目连在七月十五这天准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于是,僧众们“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最后,目连尊者的母亲脱离了苦海。

所以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教育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古时候一到盂兰盆节,很多民众都会沐浴更衣,准备新米、牲礼、水果等物祭供祖先,寺庙则会举行诵经法会、水陆道场、放焰口等活动,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

20世纪50年代初,盂兰盆节依然热闹,但没过多久就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的盂兰盆节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业已被改造,无力承办,而且又没有政府方面的帮扶,自然就销声匿迹。

而到了“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盂兰盆节也没能幸免。后来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盂兰盆节却成了佛教的小型活动节日,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重开庙会的这一天正是盂兰盆节,赵建军拿着这几天卖卤肉赚到的钱,带着老婆孩子往白南街那边去逛庙会。

可能是因为重开庙会的原因,今天大街上摆摊的人不多,应该都去庙会那边摆摊了。

夏阳是第一次出来逛街,而且还是逛80年代的街头,他不停地左顾右盼,眼中充满了好奇。

这时候的晋江市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街道老旧,周边的楼房低矮,连市中心的市政府大楼也只是三层楼高,不过跟周围一比,市政府大楼也算是比较气派的了。

庙会在白南街的一座寺庙里开,寺庙不大,外观也有老旧,不过打扫得挺干净的,里面也布置了一番,摆上了香火、祭坛之类的用品。

庙会头回重开,来的人很多,不过他们大部分都不是信徒,来逛街和看热闹的人更多一些。

现在摆摊卖东西是允许的,有些头脑灵活的小贩已经吆喝起来了,他们摊上就围了不少人。也有一些抹不开面子的人蹲在自家摊位后,腼腆地看着过往的行人,但就是不敢开口叫卖。

夏阳站在中间,被赵建军和夏萍牵着走,假如他不是长着一副西方面孔,看着倒真像是一家三口出来逛庙会。

赵建军和夏萍都很疼夏阳,进去之后就给他买了一小袋米果,让他边走边啃,走到寺庙门口,他们见夏阳对糖画感兴趣,就在糖画摊上停留了一小会儿,还给他买了一根蝴蝶糖画。

赵建军对夏萍说道:“你喜欢什么图案的?我也给你买一根。”

夏萍连忙说不要,嗔道:“我都多大了,还吃糖呢,别让人笑话。”

摊主也是个和蔼的老爷爷,见状笑呵呵道:“这位女同志就别推托嘛,你爱人也是疼你,我刚刚还给好几对小夫妻做了鸳鸯糖,没啥的,就图个开心热闹。”

赵建军道:“就是,怕什么呢,你就是脸皮薄,我陪你一起吃吧。”说完就让老板再弄两根鸳鸯糖画。

夏萍这才作罢。

然后一家三口手上都拿着一根糖画,慢慢走着吃。

而这个时候,寺里的盂兰盆会仪式早就开始了。

赵建军把糖画递给夏萍拿着,然后就举起夏阳,让他坐在自己的脖子上看。

夏阳伸长了脖子往里看,看到有六位个僧人围在祭坛边,随后在一片唢呐合奏声中,有个手持铃铎,走在队伍前列的的和尚,领着身后五个分别手执大鼓、木鱼、铛子、铪子、小手鼓的僧人们围着祭坛不停地走动,通洒净水,随后,僧人们面向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经文……

周围的人可能以前没见过这种活动,但是见多识广的夏阳却渐渐觉得有些无聊了,还不如去外面逛街呢,于是他就对赵建军和夏萍说要去外面。

夏萍和赵建军虽然对这个佛教活动挺感兴趣的,不过见夏阳不喜欢,两人也就带着他离开了寺庙。

……

出来外面,发现摆摊的变得更多了,而且还很有秩序。

靠近寺庙卖得是香烛纸钱这些拜祭用品,主要提供给今天参加仪式的信徒。

走远一点,卖旧书字画的小摊就多了起来,在这边逛的都是些学生、文人。

还有卖搪瓷大碗、竹编篮子、布鞋,以及一些零碎玩意儿的小摊。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