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黄金年代第二季 > 第 14 章 看电视(第1页)

第 14 章 看电视(第1页)

看电视

晚饭后,赵建国和夏阳跟家长说了一声,两人就拿着小凳一起结伴去强子家看电视。

他们来得算晚的,那儿已经坐了有20多个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和小孩子,因为电视还没抬出来,大伙儿都坐着聊天,这热闹得,颇有看露天电影的架势。

夏阳从周边村人们的聊天中得知,这台3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不是强子家的,而是用赵建军寄回来的电视票和整条马茶岗村民们筹的钱,村委又托人从城里买回来的。

据说电视机被买回来的那天,还引起了周边几条村的一阵轰动。

这个时候的农村,电视机是地道的奢侈品,电视机不仅卖得贵,想买到手就更难看,无论是村集体还是个人,都几乎没有电视机。

这年头的人为了买一台黑白电视机,要动员家人披星戴月地在商店门口排队半宿。商店大门一开,大家就一拥而进,抢着往楼上跑。不要说挑挑试试看看画面效果,只要售货员搬出一个装电视的箱子,顾客就赶紧给钱给票,搬起来电视机就跑。

因此,这台来之不易的黑白电视机,被马茶岗全村人当成宝贝。马茶岗的村委部特地让人给电视机做了个双开门的木箱子,把电视剧安排在村书记家中保管,还在他家门口砌了个半人来高的红砖台儿搁电视机,方便让村民看电视。

这电视机平日里就在箱子里锁着,晚上才从村书记家抬出来,由他打开箱子,接通电源,负责开电视、调画面和音量,等大伙儿看完了,再抬回去锁好。

这会儿,电视其实就只有一个中央台。新闻联播、电影、戏剧、曲艺、电视剧、体育比赛……中央台播什么就看什么,而且信号传输还不稳定,电视上老有雪花,村人经常要跑上屋顶捣鼓半天,有时还要安排一个人站在天线旁边扶着当“人造WIFI”。实在急了,使劲拍两下电视,画面居然就能神奇般地恢复。

赵建国带着夏阳去了熟悉的小伙伴旁边,他早就和伙伴约好了,每人轮着来占位。

赵高头一次近距离看见这种夏阳长着西方长相的小孩,他小声问赵建国:“这家伙就是你那个当官的堂哥带回来的拖油瓶啊?”

赵建国瞪他,不高兴地道:“什么拖油瓶,难听死了,不许你这样说夏阳,不然我带来的零嘴没你份了。”

赵高连忙说:“别、别,他叫夏阳是吧,我就叫他夏阳。”

赵建国这才点头,然后对夏阳说:“阳阳,这是我哥们,他叫赵高。”

我擦,赵高?不就跟那个秦国有名的太监同名吗?

夏阳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瘦高个,虽然这孩子确实长得高高瘦瘦的,但是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奇怪啊。唉……希望电视版的《神话》播出来的时候,你不要嫌弃这个名字哈。

“电视抬出来了!”大家都很兴奋,夏阳和赵建国也赶紧坐好。

“建国,我听狗子说,他爸下个星期要去城里开会,到时候会买一个彩色塑料片回来给电视机带上,还说那时电视也能像彩色电视机一样有颜色!”

赵建国很惊讶,“真的?那是个什么塑料片,这么神奇?”

夏阳倒是知道这种塑料片,在前世,九几年的时候,他家就是一直用这种彩色电视膜,也就是透明塑料片。

这种塑料片就是专门为了让黑白电视有色彩感而设计出来的,它的上面是天蓝色,中间是粉红色,下面是棕色。把这个彩色电视膜放在电视屏幕上,就会有了一点彩电的感觉。

可能大伙儿渐渐吃完晚饭,忙完活儿了,所以出来看电视的村民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回电视上播的是京剧,叫《长坂坡》,也不知道赵建国和赵高看不看得懂,反正他们俩很入迷地盯着电视机,而夏阳则更多的是抽离出来观察周边人的反应。

夏阳发现,有些年纪小的孩子对这些文绉绉又枯燥的京剧没有兴趣,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快乐的心情,都在外围疯跑着。大人们倒是有一部分有滋有味地看着电视,有的对剧情品头论足,有的就说着一些家长里短。而一些未婚男女,则专门挑后头站,佯装来看电视,背地里却在偷偷地“交头接耳”……他们似乎不光把这里当成了欣赏电视节目的场所,更像是当成了一个欢聚场、游乐场,交际场。

到了八点半,等电视屏幕上出现“再见”俩字后,屏幕哗地一下变成了一片“雪花”,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散去,一路走一路哼着电视里的曲词。

赵建国一手提着小凳子,一手拉着夏阳,一脸遗憾地说:“今晚放的京剧没有昨晚的相声好看。”

夏阳随口道:“这个也好看啊。”

赵建国奇怪地说道:“阳阳你都没怎么看电视,都盯着大家去了,你怎么知道今天的电视好看?”再说夏阳是半个外国人,还是个小孩,能看懂什么呢,估计就是陪他凑个热闹而已。

夏阳笑了,“就是好看啊!”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