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爱夏小说网>方塘梦 > 第87章 世外桃源是如何打造的(第1页)

第87章 世外桃源是如何打造的(第1页)

方子怡安下心来种田后,对自己的金手指有了更多的研究。

卡片分身去搞工业,本尊就悄悄地搞农业吧。

有了成果,真人不出镜推广,由神识幻化的土地伯公先在方家祠堂生产队推广,再然后由队长方臻树向大队推广,大队呢由方臻水向公社推广,再远,他就懒得管了。

开始他还担心会有人说出土地伯公这样对现在的人来说是封建迷信的东西,结果人家什么都没问,方子怡多少猜出应该是他的外挂起的作用,却不知道是他的锦鲤属性起的作用。

不过,说成是外挂起的作用,也没错。

经过抢插矮秆杂交水稻,方家祠堂生产队的170余亩水田,晚稻收了干谷16万4千2百斤,平均亩产约960斤。

加上早稻抢收回来的斤,全年收了粮食19。63万斤。

比往年反而多收了6。03万斤,真是一个丰收年啊,灾年并没有减产,多亏了土地伯公(方子怡)的矮秆水稻种子。

方家祠堂人口77人,外出工作吃皇粮的有虎牯佬(真名不知叫啥,在县养路班上班)、方敦拔(县养路班上班)、阿吉(真名叫方臻吉,在县煤矿上班)、方臻玉、腾秀勤、方臻水(方家镇公社供销社井角头代销点上班,已转户粮)、方臻明(标准件厂厂长,已转干)7人,男女壮劳力42人,男19人,女23人,辅助劳力15人,老弱病残13人。

有大型牲畜4头,3头水牛,1头黄牛。

男壮劳力总计工分为个,女壮劳力总计工分个,辅助劳力总计工分个,队干部工分补贴个,全年总用工为个工分。

每头牲畜补助饲料粮365斤,共留饲料粮1460斤;留种子粮1020斤,储备粮按每个人口100斤计,留7700斤,交公粮与定购粮斤,可供分配的粮食为斤。

按照人七工三的比例分,人头粮为斤,工分粮为斤。

全队77口人,户粮转走的7人,还有人头70人,每个人头平均有口粮1180斤,按当时国家规定的人均基本口粮480斤,超出国家的规定的700斤,说明方家祠堂生产队社员是手有余粮的,这里杂交水稻的贡献很大,如果晚季没有种杂交水稻,按原来的高秆亩产只有400斤左右,生产队要少收粮食斤左右,那么可供分配的粮食少了斤,那就只有斤,仍然按人七工三比例分配,人头粮只有斤,每人只能分到229。2斤,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基本口粮480斤的250。8斤,这样,反而要国家返销斤,才能解除方家祠堂生产队社员的饥饿。

现在补插了杂交水稻,晚季的增产不仅不需要国家的返销,反而社员们还有余粮可卖给国家。

还有工分粮斤,每10分工分可分到2。15斤,这大大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

加上其他副业的收入,方家祠堂生产队的社员不仅粮多,钱也多了,一个个都悄悄地奔小康了。

(其实他们拿出旧瓷器到土地伯公这里换物资时,就奔小康了)

分红那一天,方子怡见家家户户都笑得合不拢嘴,方子怡这个幕后的无名英雄,也是蛮有成就感的。

方子怡家,虽然父母转了户粮,人头粮分得不多,但是他们家攒的工分可不少,除了谭世珍交的任务猪与其他家禽挣的工分券外,代销店里社员用工分券折现购物收的工分券也不多,这些工分券年底分红时,都比当时兑换时溢价了不少,所以他们家除了工分粮多分了不少,工分券溢价的分红也不少,同样赚了个盆满钵满,一点也输于全劳力的家庭,比队干部还攒得多。

虽然有些社员羡慕嫉妒恨,但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你当时不用现金支付购物,要用工分券抵呢?

人家也是承担风险的,要是年底分红,工分值低于当时的折价呢?人家不也一样亏了?

要怪就怪自己没眼光,对生产队的收益没信心,哪里想得到,生产队虽然早季受了灾,晚季一下子就补回来了,而且获得大丰收。

更令人惊喜的,是四月份搞的多种经营,全都收益不错。

生产队不仅粮多了,钱也多了,超额完成了各种上缴任务,国家给的钱票也多了,啊哈,今年家家户户都可以过个好年了!

方家祠堂丰收,顺带也带动了附近几个祠堂的生产队,虽然他们收益不如方家祠堂生产队,但也比其他同样受灾的生产队要好得多,至少他们不要吃国家的返销粮了。

照前大队下片区几个生产队的情况,也引起了方家镇人民公社的干部注意,他们也在讨论着他们的生产模式,方子怡将后世的公司加农户改了个集体加农户的名称,让土地伯公灌输给当时的方臻明,变成方臻明的创造,这种模式你说它是私有制,但是它养出来的东西又全是生产队集体的,个人只是饲养,并不占有,无非就是集中饲养,改成分户饲养,资产与产品的性质并没变,所以它最终还是集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要说完全是集体的,又不全是,因为每个家庭养殖户都夹带有私货,其中有一部分产品是归农户自己的。

但就是这种模式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前千难万难完不成的生猪收购任务,人家轻轻松松地就完成了,而且大大地超额完成了任务。

特别是方家祠堂养殖户谭世珍,那是拿奖拿到手软,人家交一茬任务,她交四五茬,人家咋就那么会养呢?

迷信点说,真是老天爷喂饭给人家吃的。

别人模仿不来,也学不来,明明知道人家有秘诀,但看着就是与大家一样喂养,一样的种类,一样的饲料,人家长的就像吹气球一样狂长,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生产方法是前照前大队副大队方臻明创造的,郑大海这个后悔啊,当时怎么就不将方臻明调到公社呢?

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人家都调到标准件厂去当厂长了,还兼着省机械厅手扶拖拉机厂筹建组副组长,级别比他高,官职也比他大。

现在郑大海是瞄上了方臻水,方臻水资历自然比方臻明浅,工作能力也稍差些,但是在这次抗风灾中表现不错,他虽然抓的工副业,但这次搞的矮秆水稻试种,别人都犹犹豫豫,他就敢承担责任,雷厉风行地推广,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负责抓的几个点,都大量地推广了矮秆种子,月初收割称重,都比高秆稻增产了一倍多,这就是魄力,这就是能力,这就是眼力!

让人不得不佩服。

郑大海决定要先下手了,当然他也知道方臻水的编制在供销社,还挂着井角头代销点负责人的关衔呢,但那又有什么,你吴亚洲不重用,难道还不让我重用?

喜欢方塘梦请大家收藏:()方塘梦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